發表人 |
內容 |
*
Goodman
賽車手


年齡: 48
註冊時間: 2006-02-20
文章: 190
來自: 南投_新竹_台北
車型: 1991. 老卡 LE 4AT

|
|
larry911 寫到: 後面變穩了,才容易滑吧
(個人憶測的啦,因為左右連動的結果)
.
當初我也是先裝後面,才裝前面的
後面裝上去時,沒什麼特別的感覺說
循跡性有好一點的感覺
不會覺得後面特別滑說
小呂,也許跟我的腳也有關係吧。
我是13"的小腳 175/70/R13.
把前面的防傾桿補齊已經列入下一階段的目標了。
不然這樣開車心理負擔不小。
關於駕駛與膽量這一回事,我是很俗辣的............... |
|
|
|
_________________ 91 corolla LE 4AT |
|
 |
    |
 |
*暱稱: 老吳
srw
閃亮一顆星


註冊時間: 2003-12-05
文章: 2050
來自: 腳趾縫
車型: Corolla LE 1991

|
|
有些話現在說時機差不多
後防傾上身,往往會讓人有"功力大進"的錯覺,在操作車輛時會忍不住做出超乎尋常水準之事。
無後防傾 升級到 有後防傾,車輛特性會往"轉向過度"移動,所以彎中的循跡性和無後防傾桿時會有明顯差別,所以如果以原本的入彎時速及切彎方式,車身反應必然不同。
我的建議是先了解後防傾對車身動態造成何種改變,摸熟特性後,再想辦法發揮它的長處。而不要以原本的操駕方式 (或高估車輛性能的瘋狂方式),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效果,反過頭來說後防傾不好用。
改裝防傾桿也是一樣,TRD防傾桿上身,不了解它的特性,發揮不出它的效用,難道要怪TRD防傾桿不好用嗎?
既然前後防傾桿是目前車輛普遍都有的底盤零件之一,必然有其用處,而且效益應是正面大於負面。
講粗俗一點,找對馬桶孔再拉,比拉不準怪馬桶歪要來得有建設性一些。 |
|
|
|
_________________ 老卡族的終極挑戰,將駕駛座調到平時駕駛的位置,然後坐到駕駛的後座去..天啊,我的大腿沒地方放了。真是一部娃娃車啊!! |
|
|
    |
 |
*暱稱: alan
lihweilou
新使用者


年齡: 50
註冊時間: 2006-12-30
文章: 43
來自: 新竹、竹南、台中、彰化
車型: 93' corolla 1.8 5MT

|
|
既然後防傾可以讓後輪更容易做出滑移的動作,那想再請問93的1.8 new lla原本就有後防傾桿了,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後輪更容易滑?因為以前的車子很容易做出後輪滑移的動作,所以樂趣還不錯,現在new lla很不容易做出同樣的動作,所以樂趣少了不少 |
|
|
|
|
|
 |
     |
 |
*暱稱: 清石川 德森蜜
desenmi7718
賽車手


年齡: 55
註冊時間: 2006-07-04
文章: 637
來自: 龍潭
車型: geo

|
|
lihweilou 寫到: 既然後防傾可以讓後輪更容易做出滑移的動作,那想再請問93的1.8 new lla原本就有後防傾桿了,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後輪更容易滑?因為以前的車子很容易做出後輪滑移的動作,所以樂趣還不錯,現在new lla很不容易做出同樣的動作,所以樂趣少了不少
1. 活用手煞車
2. 換光頭胎
前驅車就大概只能這樣玩了
你以前玩哪款車啊 |
|
|
|
_________________ GEO Prizm 5D(Classic) |
|
 |
    |
 |
*暱稱: 愛玩頭D的小龜
jackycj
閃亮一顆星


年齡: 40
註冊時間: 2005-09-24
文章: 1710
來自: 桃園縣大園鄉桃園機場旁 & 中區霧峰
車型: K6 92-DX 4AT Sedan

|
|
srw 寫到: 有些話現在說時機差不多
後防傾上身,往往會讓人有"功力大進"的錯覺,在操作車輛時會忍不住做出超乎尋常水準之事。
無後防傾 升級到 有後防傾,車輛特性會往"轉向過度"移動,所以彎中的循跡性和無後防傾桿時會有明顯差別,所以如果以原本的入彎時速及切彎方式,車身反應必然不同。
我的建議是先了解後防傾對車身動態造成何種改變,摸熟特性後,再想辦法發揮它的長處。而不要以原本的操駕方式 (或高估車輛性能的瘋狂方式),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效果,反過頭來說後防傾不好用。
改裝防傾桿也是一樣,TRD防傾桿上身,不了解它的特性,發揮不出它的效用,難道要怪TRD防傾桿不好用嗎?
既然前後防傾桿是目前車輛普遍都有的底盤零件之一,必然有其用處,而且效益應是正面大於負面。
講粗俗一點,找對馬桶孔再拉,比拉不準怪馬桶歪要來得有建設性一些。
老吳兄說的話
非常有中肯的建議與涵義在
給新生或是對車還了解不夠深的族友
一個很大的教育
凡事不能用感覺去判斷
而是要去了解原理與道理後
再說出那客觀的評論 |
|
|
|
_________________ 我在CF的編號為3055
路上見到我請用力叭叭 |
|
 |
       |
 |
*暱稱: 清石川 德森蜜
desenmi7718
賽車手


年齡: 55
註冊時間: 2006-07-04
文章: 637
來自: 龍潭
車型: geo

|
|
jackycj 寫到: srw 寫到: 有些話現在說時機差不多
後防傾上身,往往會讓人有"功力大進"的錯覺,在操作車輛時會忍不住做出超乎尋常水準之事。
無後防傾 升級到 有後防傾,車輛特性會往"轉向過度"移動,所以彎中的循跡性和無後防傾桿時會有明顯差別,所以如果以原本的入彎時速及切彎方式,車身反應必然不同。
我的建議是先了解後防傾對車身動態造成何種改變,摸熟特性後,再想辦法發揮它的長處。而不要以原本的操駕方式 (或高估車輛性能的瘋狂方式),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效果,反過頭來說後防傾不好用。
改裝防傾桿也是一樣,TRD防傾桿上身,不了解它的特性,發揮不出它的效用,難道要怪TRD防傾桿不好用嗎?
既然前後防傾桿是目前車輛普遍都有的底盤零件之一,必然有其用處,而且效益應是正面大於負面。
講粗俗一點,找對馬桶孔再拉,比拉不準怪馬桶歪要來得有建設性一些。
老吳兄說的話
非常有中肯的建議與涵義在
給新生或是對車還了解不夠深的族友
一個很大的教育
凡事不能用感覺去判斷
而是要去了解原理與道理後
再說出那客觀的評論
我幾乎是一個月內換上後避震-後防傾-前防傾-16吋胎
一下子進化了幾個階段
老實說
剛過彎時慢慢加速....就這樣 每天過同一個彎道時給她試個多加5-10km速率
從時速60到120km/hr
這樣過花了兩個月
慢慢去抓路感 人跟車都是
所以
從期待(備料時)到興奮(裝上車)到錯愕(試抓路感)到熟悉....上手時
你會感覺這前後防傾的潛力很不可思議
或許剛上車體時去試時會有些許感覺落差
你的期望值一下子像是掉到谷底 怎麼沒前輩們說的那麼神
但是
隨著越來越熟習過彎的車體平撐感
你會感覺到再某些彎道超車時回正前的穩定度
這是我慢慢地從過彎時測試輪胎與車道分隔線之間距離的逼進度感受到的
一天天我越來越能逼近中央分隔線高速過彎 切彎同時繼續催油門到出彎時不減速
防傾感就這麼活生生地傳到方向盤了 |
|
|
|
_________________ GEO Prizm 5D(Classic) |
|
 |
    |
 |
*暱稱: 小p
小P
閃亮一顆星


註冊時間: 2003-12-12
文章: 2747
來自: 桃園
車型: W124

|
|
|
    |
 |
*
Goodman
賽車手


年齡: 48
註冊時間: 2006-02-20
文章: 190
來自: 南投_新竹_台北
車型: 1991. 老卡 LE 4AT

|
|
同樣一件事情,有些人習慣正面思考,有些人則往往由負面思考。
很多時候,我是屬於後者。
所以才會在裝上後防傾桿的側滑之後出現擔憂與恐懼。
不過看到老吳大這樣的解說,可以讓自己不用那麼擔心。
謝謝大家喔! |
|
|
|
_________________ 91 corolla LE 4AT |
|
 |
    |
 |
*暱稱: 阿哲
bbvv
超級賽車手


年齡: 44
註冊時間: 2006-02-24
文章: 715
來自: 高雄
車型: new corolla 92 4afe

|
|
謝謝各位大哥的指正.教導.
但是小弟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答
小弟的問題在發文就有寫清楚
是FOR 引擎室拉桿
小弟問題是上了引擎室拉桿後
在國三轉國八的大彎 時
壓到道路的接縫處的鐵質緩衝墊會有側滑的感覺
(也不知道是不是側滑,或感覺車頭被突然拉正)
以前在快速過彎壓到緩衝墊 不會有這種現象
所以發文請各位先進大哥 指點小弟...
到底問題出在哪..小弟真的很虛心請教各位大哥..
相信CF的精神 也非要讓說話辣說話鹹吧..  |
|
|
|
_________________ 開車並不難...難的是..尊重別人開車.. |
|
 |
     |
 |
*暱稱: 小楷
smallkai
賽車手


年齡: 45
註冊時間: 2004-03-05
文章: 571
來自: 台北新店
車型: Fiat Coupe 16V;98 GOA

|
|
其實我覺得在大彎裡壓到緩衝墊會瞬間打滑是正常現象!因為我每次都發生!^^"
左右輪並非同時開上緩衝墊,而是一前一後!
左右輪所接觸到地面的磨擦力跟內外輪所感受到的離心力一定會造成引響!
另外還有就算是時速一樣過彎,鬆油門90KM/H跟補油門90KM/H應該也有差別!
最重要的可能是未上拉桿前過彎保守點,裝上後心中馬力+5HP,所以有衝一點!
要說的專業一點,就連行車路線,胎溫,溫度,溼度,車重都可能會有影響!
所以~只能以一般人感受較為明顯的部分下去研究!
如有錯誤請指正!
謝謝~ |
|
|
|
_________________ 渦輪果然是王道 |
|
 |
       |
 |
|